首页 >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> 第325章 325装糊涂的高手

我的书架

第325章 325装糊涂的高手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三国演义嘛。

在座的都读过,就连朱棣在凤阳练兵的时候,也会抽空读一读,觉得十分有意思。

所以当王布犁说这个事,大家也都清楚是什么意思。

就是刘备攻破成都后,按照诺言让士卒把府库给搬空了,以至于到了后期手里没有钱。

现在朱标说要每个人赏士卒一斤金子!

到时候发不出来,对于他这个储君的威信降低的不是一心半点。

就算是朱元璋的内帑当中也并无多少斤金子储备。

“妹夫说的在理。”朱标轻微颔首,瞧着王布犁:“万一在倭国搜不到那么多金子,是一件麻烦事,稳妥起见,还是说倭国有银子为好,你觉得呢?”

朱棣脸上的神色稍显不自然。

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与王布犁之间的密谋,难不成是泄露了!

不应该啊!

此事他只同妙云说过,其他人定然不知。

那一定是巧合了!

“我觉得?”相比于朱棣的心虚,王布犁面上神色并无差异:

“倒也不是不行,可是一斤银子不过是十六两,很难像金子一样能鼓舞士卒的勇气啊!”

朱元璋则是默默观察儿子与女婿之间的面容,想要从中找出他们之间有勾结的意思。

看老四稚嫩的脸庞,不知道是因为第一次坐在天子车架上紧张。

还是他在自己这个当爹的面前,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,无法放松。

朱元璋并不觉得自己区别对待了儿子们,主要是为了让其余儿子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。

但他也能感觉的到,除了标儿之外,其余儿子们对他并不是很亲近。

朱元璋也清楚这帮崽子都想着要赶紧外出就藩,可他就是不想如此快的把儿子们放出去。

即使更加年幼的侄孙被他给送到广西去了。

没法子,亲儿子与其他人在老朱这里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。

朱标脸上总是带着自信的笑:“无非就是一斤金子变成十斤银子。”

王布犁心中换算了一下。

按照明初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,这两年因为宝钞的发行,能抵五六两,朱标开价还是蛮大方的。

待到崇祯时期一两黄金兑十二两,直到清朝金价一個劲的上涨。

“太子哥,你好像是笃定倭国有大量银子一样似的?”

朱棣眼睛发懵,他未曾想王布犁直接问出来了。

面对王布犁略微好奇的询问,朱标只是笑了笑:“远隔大海,谁知道真假呢,总归是激励我大明士卒的一种手段。

实在是寻不到银子,还是可以用倭王的财宝拿出来顶替一样。

或者也效仿刘玄德,打下倭国,府库尔等尽皆取之。”

王布犁瞥了朱元璋一眼,见他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,便按下心中的疑惑,只是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。

朱棣更是一言不发,总有种偷吃,被他大哥发现了的感觉。

他看着王布犁一丁点都没有往外提倭国有银矿的消息,更是觉得自己也不能往外说。

否则一旦追问到底,那就是卖了王布犁。

我朱棣还是讲义气的。

车厢内的四个人默契的停了下来,都没有开口说话。

朱标内心深处是有些不明白。

为什么这种时期,王布犁会选择老四而不是选择他呢!

我可是大明的太子!

将来的天子!

而且朱标相信王布犁也能看出来父皇在培养他。

难不成就因为老四的封地离倭国近吗?

亦或者天子真的如同父亲说的那样,只能成为孤家寡人,臣子从来都不会同天子真正的一条心!

还是王布犁他也不确定倭国到底有没有银矿。

只是在仙境当中看过这则消息,但不清楚具体的地点?

这么自己给自己解释的话,朱标也能接受。

可他心里还是带着极大的不解。

倒是朱棣绷着神色,开始思考今后该怎么把这件事坐实了,他先去倭国瞧瞧有没有银矿,这关乎着自己覆灭蒙元的大计。

即使他父兄,朱棣也不想提前说出来。

否则到时候挂帅出征的可不一定是他了。

当初王布犁说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话,着实是刺激到了朱棣。

倭寇能来咱大明,咱大明同样能杀过去,这种事他朱棣特别乐意干。

朱元璋斟酌了一会,才开口道:“朕险些被这个什么怀良所欺骗,他手里一点权力都没有,也害怕朕的大明承认北朝来对付他。

国书当中还希望咱能派兵去协助他,朕觉得他词语不诚。

北朝是一个权臣叫足利义满的人把控,这个日本怀王的南朝面对北朝节节败退。

兴许过不了几年,他就得完蛋了。”

统一日本的足利义满在建文帝的时候派人进贡,此次贡品丰厚是明日外交赏之最。

天子刚刚继位,番邦小国就来恭贺,自然是得到了建文帝的积极回应,并且在诏书当中承认他是日本国王。

可是足利义满对大明称臣的态度,受到了日本各个阶层的批判,认为他是辱国外交。

尽管大明比我强,但我就不能从官方上认为他比我强。

可足利义满觉得跟大明建立外交好处多多,在他派人准备第二次入朝的时候,发现明朝内乱,于是很及时的让使者在给大明的国书上别写皇帝的帝号,以便随机应变。

结果这波使臣到了宁波发现朱棣上位,日本使者立马见风使舵的表达了恭贺的意思。

朱棣也是大喜过望,对于这次日本使者法外开恩,允许他们贩卖刀剑。

次年又派使臣出使日本,正式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。

日本很早就使用中国铜钱作为流通货币,但是南北朝战事近一个世纪,使得双方的贸易中断。

义满这个人在统一之后就想要稳住财政,而同大明进行贸易,自然而然解决了铜钱的问题。

再加上他生性奢侈,只有对大明进行贸易才堪堪满足他的挥霍。

更何况本人还是明迷,穿明服,坐明轿,收藏中国书画家的作品,平日里处处模仿大明上层人的生活,并以此为荣。

可日本国内许多人都不这样看,认为义满这个人对明软弱。

等他死了,儿子上位,立马就同大明的开始进行切割,朱棣派太监出使,被拒绝接见并且不允许入京。

日本直接单方面宣布废除了向大明称臣的政策。

待到他的弟弟上位,发现日本没有了明朝的铜钱流通,经济再一次要崩溃,只能先向朝鲜的使者表明自己想要同大明恢复邦交的意图。

他想要切割完全切割不了。

就东亚这一片的周遭小国,哪一个不是受到中国的影响,不管你愿不愿意,文化以及经济输出就是这么的霸道。

藩属国们只能选择受着!

但日本下克上的思想一直都在流传,这也促使了后面丰臣秀吉想要吞并明朝的战略构想。

日本如今的情况,朱元璋也想过要双线结交,总归目的是把倭寇给控制住。

但因为得知银矿这件事之后,他就觉得不能坐视北朝吞并南朝,日本归于一统。

这不利于他对日本的控制。

只有乱中才能谋求更多的好处!

“所以朕觉得不管这个怀王是否为真,但总归是倭国的国主,朕是有心想要帮他一帮的。

否则一旦让权臣上位,那倭国岂不是从上到下都会产生一种不奉天朝的思想。”

王布犁听明白朱元璋话里的意思,他身为帝王是不希望底下臣子谋逆登上大位的,即使是藩属国那也不行。

“爹的意思是想要出兵倭国?”

朱标连忙把话给捡起来,没有落在地上。

“虽然咱知道这什么怀王是走投无路,想让咱们这碰运气来了,但朕想一想,被他利用一次也可以,完全可以派遣两拨使臣都过去聊一聊。”

要是放在以前不知道银矿这个巨大的利益,朱元璋才不会理会倭人呢。

毕竟前几次派使者过去,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,朱元璋对日本就没那么上心了,给脸不要脸,就懒得再给他脸。

然后怀王因为打不过北朝,只能先跟大明服软,朱元璋才就坡下驴先与日本有了外交。

“陛下是为了政治目的出兵吗?”

王布犁心中暗暗想着,难不成老朱真的知道了日本有银矿的事情?

唯一的可能他消息的渠道,只能从朱棣闺房密话里发现的。

王布犁也不觉得朱元璋真这么变态?

喜欢听儿子儿媳的墙根!

所以除了能说的过去的政治目的外,王布犁想不明白还能有其他什么利益能够驱使朱元璋想要发兵日本。

“当然了,布犁,你觉得如何?”

“我觉得挺好的。”王布犁十分认同的点头道:

“大明目前的疆土算不得大,往外扩张一二,那也说的过去。

尤其是倭寇他们胆敢来大明作乱,背后定然是有什么人支持的,我们杀过去那也正好。”

朱元璋算是明白过来了,尽管他们父子两个给他递话。

可他硬是一丁点口风都不肯往外露,一副瞒的死死的样子。

现在又借口大明疆土不够大,没等朱元璋再想话头,就听朱棣嚷嚷道:“父皇,妹夫他说的对啊,将来咱们必须继续向北扩地,彻底灭了蒙元。”

“闭嘴。”

朱标呵斥了老四一声,这种一直想要打仗的思想要不得。

元朝就是例子,朱标可是清楚本来一个强大的势力,但就是因为打下的疆土过大,谁都不服谁,直接分成了四个帝国。

就因为皇帝的位置,亲兄弟们之间可没少内讧。

别看元朝的国祚那么短,但是皇帝可是换的极为频繁。

朱棣嘟囔了一句,觉得自己并没有想错。

朱元璋也没有制止,反倒是询问王布犁:“你知道咱让藩王守卫边疆的目的所在吧?”

“当然了。”王布犁摊手道:“其实我是赞同老四的想法的,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,而且长久下去大明的财政也会被北方的战事给拖垮的。

不如趁着大明兵强马壮消灭北方的敌人,那也就用不着太多的人守边了。

相比于屯田养百万兵于北方,为啥不选择最为简单的法子呢!

陛下是觉得蒙古人到底强大过,所以没有信心彻底的干掉他们。

还是当了天子之后,行事作风就变得保守起来,不想再冒险了?”

朱棣双眼溜圆,屁股轻轻挪动,下意识想要离王布犁远一点。

妹夫你想要被打板子,别带着我!

这种话是能拿出来质问父皇的吗?

朱标一直都觉得王布犁行事作风十分的保守,可他怎么突然就变得激进起来了呢?

“说的在理。”

朱元璋布置北方边防确实是出于保守的情况,为此还一直都自得于不费一文钱就能养得起百万兵。

可是真到了大明末年,这些百万兵不知道有多少投入了起义军、鞑子军当中反攻大明。

与其如此耗费钱财,莫不如积累财富,像汉武帝那样,一口气把匈奴人打的分裂了,打的奔着西北方向越跑越远。

这样算一算的话,大明也就用不着养那么多的士卒,完全可以走精兵路线。

地方反攻中央也很难。

不过朱元璋觉得像他儿子被逼的要全家死绝,靠着八百人起家,反攻几十万大军的中央朝廷能成功登基。

朱元璋一个方面是觉得老四是真的能打,同时不得不承认咱这个允炆好大孙子当皇帝是如何昏头昏脑的,导致如此大的优势全都没了。

而且朱元璋也相信自己既然选择让朱允炆上位,那必然对远在北边的藩王们都做了应对之策。

可惜他真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,反倒平白消耗了咱那么多精兵强将!

“但不现实。”

紧接着朱元璋这话吐出来,同样摊手:

“那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,而目前大明金银铜都太少了,朕以前打算靠着大量颁发宝钞,可被你给制止了,如何能短时间拿到钱财?”

朱棣又悄悄的挪动屁股,想要重新靠近王布犁,听听他有没有把倭国有银矿的事情说给他父皇说。

同样的朱标也是一脸凝重的看着王布犁。

王布犁轻微摇头:“陛下,我们削弱蒙古人的实力,不是已经开始了吗?

兴许过不了两三年,蒙古就会越发的破败,大量活不下去的蒙古人会来投奔咱们。

到时候去打北元,也用不着耗费那么多的银钱嘛。”

朱棣猛然瞪大眼睛,在凤阳的这段时间里,军师到底是使出了什么手段,已经开始削弱蒙古人的实力去了?

朱元璋倒是没想到王布犁会把这个话茬提起来。

他只是轻微颔首:

“但目前的效果并不明显,咱接到的密报,那些和尚们对于丝绸倒是喜欢的很,想要让元帝多多购买一些用于佛事,但是元帝根本就没有多少银子。

而且那雄鹰琉璃的事情,还没有按照计划在大漠上流传起来,这不利于我们下一步计划。”

一个带着十几个疯狂逃跑的皇帝,手里能有多少家底?

更何可大元皇帝跑回老家,属于没了脸面,手底下不少实力派都不怎么把成吉思汗子孙放在眼里了。

正所谓落了毛的凤凰它不如鸡!

“有需求,我大明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行。”王布犁给自己扇着扇子:“陛下,这件事本就是细水长流,是急不得的。

我们前期出货几乎没怎么赚到大钱,接下来他们依赖的途径有了,那咱们就该适当的涨涨价了。”

李成桂再一次大败倭寇,一下子就在高丽名声起来了。

那就说明短时间完全可以进行正常的贸易,大明也就不需要再让利给高丽,正好借口拿捏一二他们。

“倒是该收网的时候了。”

朱元璋也是赞同,他本来就对于钱都被高丽给赚走了十分不满。

现在找到机会能卡脖子,他自然是乐意至极。

不知不觉的谈话就被王布犁给扯到蒙古人的身上,待到了宫门口,王布犁带着朱棣下车了。

他们俩就不打扰天子去办公了。

待到车驾进了宫门,朱标才沉声道:“爹,他还是不想透漏,哪怕是赞同我的说法也行啊。”

“不必强求。”

朱元璋摸着胡须想了想:

“咱猜测倭国的银矿一定很大,大到王布犁他不想要轻易的吐露出来,而是想要同老四占为己有,慢慢的捏在手中传承下去。”

“啊?”

朱标万万没想到他爹会这么想王布犁,然后从这个角度推测倭国的银矿很大。

可是银矿真的那么大,这么多年倭国怎么就没有发现呢?

他们还一直受制于没有宋朝铜钱的影响,导致以物易物,根本就没有钱可用。

当然了,高丽如今也是这么个情况。

周遭小国全都是用中原王朝的货币。

“不要总把人想的那么大公无私。”

“可是。”

朱标觉得王布犁表现的就十分的大公无私,否则也不会那么在意的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了。

朱元璋倒是笑了笑:“王布犁这小子总归不是真正的仙人,他贪婪才是正常的,就如同咱一个样,有好东西当然是传给后代子孙啊!”

朱标语塞,今天对于王布犁的试探,可以说是一无所获。

那小子一直都在装糊涂,甚至反过来劝你立即攻打日本。

但这件事一点都不现实。

娘的。

军师不愧是装糊涂的高手。

(本章完)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