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四合院:一手遮天 > 第261章 还真是个好主意

我的书架

第261章 还真是个好主意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他们那里人力短缺,所以我们得多帮忙才行。
领导们纷纷点头同意。
虽然现在国内处境艰难,但贾万还能过得不错。
这就像后来华夏支持安南一样,全力相助。
只是大佬们没想到,居然会养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。
领导说:“那这件事就由您负责,等苏阳回来后再具体商量。”然后转向克公:“能不能联系到苏阳,让他赶紧去里岛!不能再拖延了。”
“等到云爆弹之类的武器用完,大将军那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。别嫌世俗,世界就是这样,只有利益才是最坚实的保障。”
克公点点头:“我们会尽快安排人和苏阳见面的。”
“不过,他现在要先应对来自葡萄国、英国、荷兰的舰队,可能没空闲时间。”对此,领导也感到有点无奈。
这时,主任微笑着说:“在我看来,这三个国家不过是弱小的对手罢了。”
“不说苏阳拥有的全球最先进的航母舰队,光是洲际导弹一亮相,美国都要慎重考虑。”
众人眼前一亮,确实如此。
这样一来,领导他们也就不再担忧了。
至于苏阳那边,他对葡萄国等国的军队确实没放在心上。
他最忙的还是东帝汶的整体建设和发展。
原本打算先控制东帝汶,周边国家的土地短期内不打算动。
只是在考察了东帝汶的土地、自然环境、生态、矿产后,他觉得应该多占据一些地盘。
否则大型农场、牧场、渔场该如何安置?航天研究基地和发射中心又该设在哪里呢?
放在东帝汶也不是不可以,但在南海地区似乎更为合适。
思考了很久,苏阳苦笑一声:“二十万军队还是少了点。”
现在分散在东帝汶各地,显得力量单薄。
毕竟他不能像之前的葡萄国那样,只把东帝汶当作海外殖民地。
就在这时,李信过来报告:“领主,我们的人得到情报,葡萄国、英国、荷兰三国的舰队很快就要抵达东帝汶附近的海域。”
苏阳点点头:“他们来了多少艘舰船?”
李信微微一笑:“情报显示,只来了十几艘军舰,都在集结待命。”
“不过有两艘运兵船,载了不少士兵,像是准备重新夺回东帝汶的控制权,并且消灭我们。”
苏阳耸耸肩:“那就等着他们过来吧,怎么处理不用问我。”
李信:“好的,领主。”
接着,苏阳召集了政务官员、农业专家和矿业专家开会。
“大家一起商量一下,农场放在哪里,毕竟关系到全国粮食安全。”
“就算我的空间农场有产出,甚至能养活上亿人口。”
“但终究不能只靠我一个人。”在场的人都点头表示赞同。
虽然知道老板有超能力,但他们必须为后代考虑。
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才是成熟国家和政治体制的体现。
经过专家们的讨论,他们选择了东帝汶中东部的一个叫奥的地方,作为农场的投放地。
不过那里的居民需要全部迁移。
毕竟苏阳也不知道投放农场会引发什么样的地形地貌变化,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。
当然,他并不是担心那些人无法生存,而是考虑到如果人口损失过多,谁来建设城市呢?
既然选定了地方,苏阳也不打算耽误。
第二天,他就乘坐直升机,带着专家们一同前往。
到了目的地后,眼前的城镇已经清理完毕。
这还是昨晚军部紧急派兵清理的,当地居民都被送到咸阳城参与城市建设了。
苏阳带着专家们巡视一圈,划出了十万公顷的土地。
“领主,左边的山地可以保留,右边本来就是平原,也可以留下。”
听着专家们的分析,苏阳有点无语,全保留下来,那还讨论什么呢?
所以他也没多想,直接按照规划的十万公顷土地投放了农场。
这种凭直觉做决定的事情,苏阳知道未来肯定还会有很多,就像有人说过的一样。
整个世界就像一场临时凑起来的杂耍表演。
或者换个说法,这个世界其实挺愚蠢的!
大多数人误以为这个世界井然有序,大家都生活在一套完美的系统里,所有的规则和规定都合情合理。
但实际上,这只是少数人在背后操纵一切而已。
也许这个看法有点偏颇,但有时候确实如此。
因此,苏阳对自己凭直觉做决定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。
"出发吧!"
说完,苏阳在小地图上轻轻一点,农场便被投放出去。
顿时,十万公顷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仿佛肉眼可见的奇迹。
如果有外人目睹这一幕,肯定会震惊不已。
简直是神一样的造物!
随着地形的演变,大片平坦的土地展现在眼前,原本的山地、丘陵和湿地都被改造,同时,一道道季节性河流蜿蜒流淌,还有各种大小的湖泊点缀其间。

这些确保了农场充足的水源。
不得不承认,系统的奖励真的强大无比。
"咦!领主大人,似乎还是黑色的土壤呢?"
有专家惊喜地说道。
当大家看到逐渐成形的农场,那黝黑如油的肥沃土壤,不由得兴奋起来。
一位农业专家提议:"领主大人,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这片黑土地上实行轮作休耕制度。"
"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黑土地的肥力,长久受益。"
苏阳对此深表赞同。
这样一来,子孙后代就能享受这片黑土地带来的福祉,不能涸泽而渔,对吧?
就像华夏的东北地区,后来的黑土地遭受了多少摧残?
于是,苏阳直接对随行的朝廷官员说:"必须把保护黑土地的条款写入法律。"
"任何人不得肆意破坏黑土地。
"私自开采的人,将依法受到严厉惩罚。"
官员一边记下,一边回答:"好的领主大人,我们会把它列入法律条款。"
接着,苏阳等人乘坐直升机在天空中盘旋了半小时。
下方的农场终于完全"加载"完毕。
"下去看看吧!"
苏阳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很快,直升机停在了黑土地上。
苏阳走下飞机,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泥土。
虽然不像描述的那样能摸出油来,但即使是外行的他也明白这片黑土地的肥沃。
然而,当他站在那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的农场土地上时,一时之间哭笑不得。
"我们现在可没有足够的农民来耕种这些土地啊!"
官员们也感到十分尴尬。
有人提议:"领主大人,不如继续招聘当地的土人和爪哇人吧?"
"毕竟当初那些殖民者就是用奴隶来耕种的。"
有人提醒:"领主大人,我们不能像建设城市那样对待这些农民,让他们过度劳累。
"要知道,工地每天都有人因过度劳累而倒下。"
这样的消耗太大了。
苏阳明白了官员的意思,点头道:"那就给他们吃饱两顿饭吧。"
"我们也没必要像当初那些奴隶主一样对待土人。"
接着,他话锋一转:"不过,如果有人偷懒耍滑,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。"
苏阳深知南洋和东南亚的土着有多么懒散。
东南亚还好,毕竟是汉文化圈,相对来说还算勤劳。
关键是东南亚的环境适宜,即使刀耕火种也能有不错的收成。
而南洋的情况就复杂多了,让人难以言喻。
否则,后来的东帝汶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落后国家之一。
虽然有许多因素,但自身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。
"好的领主,我们会尽快安排土人过来耕种。"
这时,有人建议:"领主大人,不然我们找咸阳城的华人来管理怎么样?"
苏阳微微皱眉。
还真是个好主意。
都说华人是最热爱土地、最擅长农耕的民族。
让华人来管理农场应该可行,同时也能为咸阳闲暇的华人提供一些事情做。
有了薪水,他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,也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。

sitemap